多通道储液槽是实验室自动化系统、高通量筛选、免疫检测(如ELISA)、PCR加样及液体处理工作站中的关键耗材或配件,主要用于同时储存多种试剂或缓冲液,并通过多通道移液器或液体处理机械臂进行同步加样。
多通道储液槽的设计可显著提升实验效率、减少操作误差。为确保液体分配的准确性、避免交叉污染,必须遵循规范的使用步骤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
检查与清洁:使用前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,有无裂纹、变形或残留物。若为可重复使用型(如聚丙烯材质),需用去离子水冲洗,必要时用70%乙醇消毒,晾干备用。一次性储液槽应从无菌包装中取出,避免污染。
选择合适规格: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通道数(常见8通道、12通道)和容积(如50mL、100mL),确保与多通道移液器或自动化设备兼容。
二、安装与定位
放置于平稳平台:将其置于实验台或液体处理仪的位置,确保底部平整、无晃动。
固定位置:在自动化系统中,需准确放入试剂盘卡槽内,确保定位准确,防止移液头碰撞或吸液失败。
三、试剂添加
分通道加液:使用单通道移液器或自动分液器,将不同试剂或同种试剂分别加入各通道。注意避免液体溢出或交叉污染。
液面高度控制:加液量应适中,通常不超过槽体容量的80%,确保移液头有足够的浸入深度(建议3–5mm),同时避免因液面过高导致多通道间连通或泡沫产生。
标记与记录:在储液槽边缘或使用标签明确标注各通道所含试剂名称、浓度和日期,防止误用。
四、与移液设备配合使用
移液器校准:确保多通道移液器已校准,各通道吸液体积一致。
调节移液头深度:调整多通道移液器或机械臂的Z轴高度,使所有吸头同步、垂直浸入液面下适当深度,避免触底或吸入空气。
预润洗:吸取前,建议进行1–2次吸排操作(预润洗),提高加样精度,尤其对于粘稠或易起泡液体。
五、使用过程注意事项
避免不同试剂通道间液体混合,严禁用同一组吸头在不同试剂槽间交叉使用。
对于避光试剂(如荧光染料),可选用不透明储液槽或外裹锡箔纸。
实时观察液面下降情况,及时补充试剂,防止空吸。
六、使用后处理
立即清洗:使用后尽快倒出残液,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各通道,必要时用稀酸或洗涤剂浸泡,再用纯水冲洗干净。
干燥保存:倒置晾干或用洁净气流吹干,存放于清洁、干燥环境中,防止灰尘或微生物滋生。